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测“医生”——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六局太原公司华冠天诚公司副经理郝利斌

来源: 时间:2024年06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混凝土就像是一个‘有机体’,钢筋做骨架,骨料是器官,胶材则是奇经八脉。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就是将这一切紧密结合,让‘有机体’合成的过程。配合比就是这个‘有机体’的基因。”近日,中铁六局太原公司华冠天诚公司副经理郝利斌在一堂试验检测培训课上分享他的工作心得。在他的眼里,混凝土、钢筋等原材都是有灵性的,只要悉心呵护,它们就不会闹脾气。
  扎根试验工作一线12年,郝利斌练就了一手绝活。作为技术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他用火眼金睛问诊工程质量,用技术创新守牢了工程安全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郝利斌创新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九游会J9官方网站“郝利斌试验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明专利1项,斩获3项QC成果国家级奖项。
  火眼金睛解难题
  试验检测工作既是各类工程规范施工、质量合格的前哨,更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基础。“选择‘工程医生’这个岗位,必须要专业素质过硬。因为只有足够专业,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当年,师傅的一句话在郝利斌的心里种下了种子。
  2012年,郝利斌大学毕业后入职中铁六局太原公司华冠天诚检测公司,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茂湛铁路。为了练好功夫,他从水泥性能、砂石品质、外加剂调配等试验学起,“跑工地取样、检测,进试验室精心验证、分析”成为他每天的工作日常。除此之外,他经常看最新的理论文章,并在实践中不断用心揣摩,逐步形成自己的检测诀窍。
  2016年,在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工程东晋隧道施工中,管片生产任务的完成对于整体工程的推进起着关键作用。然而此次施工使用的管片为国内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管片,直径达到11.7米,需要特别定制。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郝利斌白天深入施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深夜返回实验室进行室内试验,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与蒸汽养护工艺之间的相关参数,在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节约施工成本28.4%,为混凝土预制及相关车间模式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
   把脉问诊开“良方”
  试验检测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唯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工程中的疑难杂症。扎根试验一线十余年,郝利斌对原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的“脾气”了如指掌,每当工程“生病”,都能将其精准治愈。
  2023年,G312线清傅项目上跨陇海线立交桥工程建设过程中,钢箱梁伸缩缝预留槽需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填缝,对混凝土工作、力学、耐久性能要求极高。然而,项目部现有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各项性能难以满足要求。郝利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对硅灰、石英砂、外加剂、钢纤维等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利用整体论、全计算法、正交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历时半年复配出满足该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生产配方,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医院里的医生靠精湛的医术妙手回春,而试验员所倚仗的是恪尽职守的检验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郝利斌时常这样鞭策自己。2022年,结合“双碳”目标,针对当前混凝土配合比生产成本较高的现状,郝利斌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分别采用“粉煤灰微集料填充技术”“新型外加剂增效剂技术”“拨开系数法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综合形成低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优化技术,成功应用于中铁六局8个公司所属项目部混凝土施工,大幅节约施工成本。
  多年来,郝利斌不断总结和完善试验检测经验,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目前已取得创新成果43项,发表论文11篇,获得国家专利超过18项,累积为企业创造综合效益千余万元。
   交心强体育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郝利斌始终坚持“热心传、用心帮、精心带”理念,通过学、练、赛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检测人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刚来时,师傅与我交心,了解我的喜好。在日常实践中,师傅要求练好基本功,多观察水泥性能、砂石品质、外加剂调配等,用心揣摩,以形成自己的检测诀窍。”郝利斌的徒弟,现任华冠天诚公司检测一部副部长的张凯回忆说。
  在师傅的引领下,张凯经过无数次试验后练就了独门绝技——一眼辨别拌和物性能。通过这项绝技,他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制出的《一种基于建立最优流动体系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难题。今年1月,山西省总直属基层工委命名成立“张凯职工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将和“郝利斌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专业方向上进行分工,共同取得更优的创新成果。
  作为中铁六局试验检测技能教练,郝利斌多次在企业检测系统骨干培训班、检测系统培训以及铁路试验检测师、试验员等培训工作中积极授课,每年为企业培训优秀的试验检测人才达200余人次。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的参数近1500个,三分之二的成员能熟练掌握;连续16年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能力验证,结果均为“满意”;取得各类创新成果40余项、攻克关键性技术难题百余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明专利1项,斩获两项国家级QC成果奖项……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奖项,是“传承”二字最好的印证。
  12年来,郝利斌带领的团队不断成长裂变,不仅成为助推项目生产的新生力量,也成为企业精神永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技术创新的精神脊梁。 (赵思源 董华)